在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用到多個專業的名詞和術語,理解這些技術名詞和術語的具體含義,將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的知識,下面,江蘇銘盛環境為您介紹生活和工業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技術術語及涵義解釋。
(1)一級處理 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的凈化過程。包含有:格柵分離、沉砂、中和、均質調節、隔油、沉淀、浮選、聚結除油等處理,亦稱前處理。
(2)二級處理 污水經一級處理后,用生物處理方法繼續除去污水中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的凈化過程,將污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
(3)后處理 污水經過二級水處理后,采用凝聚沉淀、過濾、微絮凝過濾、活性炭的過濾(生物炭過濾)等補充處理方法進一步去除水中SS,膠體物及有機物的凈化過程。
(4)三級處理 污水經過一、二級水處理后,進一步用生物化學法、堿化吹脫法或離子交換法除氧;用化學沉淀法除磷;用臭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或超過濾法去除難降解的有機物;用反滲透法去除鹽類;用氯化法或紫外線消毒等的一種或幾種單元組合的污水凈化過程。
(5)深度處理 污水經過一、二級處理之后,進一步降解難于處理的有機物、磷、氮、病毒、無機鹽等使處理后水質達到能做為原水回用的目的要求。更進一步的利用活性炭過濾法、硅藻土過濾法、生物硝化一反硝化法、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汽提法等多種單元組合的污水深度凈化過程。既可充分利用水資源,又可消除水環境污染。
(6)生物處理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不穩定有機物降解和穩定的過程。
(7) 生物膜法 該法采用各種不同載體,通過污水與載體的不斷接觸,在載體上繁殖生物膜,依靠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8) 活性污泥法 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9) 中和池 為調整污水pH值的構筑物。通過投加酸或堿將污水的pH值調整到適當的范圍。由中和池及攪拌設施、酸、堿、投配槽組成。
(10) 格柵分離池 為去除水中漂浮物及懸浮固體物、如木棒、廢紙纖維、塑料等的攔污構筑物。
(11) 沉砂池(曝氣沉砂池) 為去除污水中固體顆粒及沉淀固體物的污水凈化構筑物。由流道及沉砂槽(砂斗)組成。
(12) 均質池 為均衡污水水質,消除污水排放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峰值,使水質達到均質,以保證后處理單元平穩運行的構筑物。由均質池及攪拌設施組成。。
(13) 隔油池 利用油、水密度不同原理,使油、水自行分離的凈化處理構筑物。分為平流式隔油池(可去除粒徑≥150um的油珠)、斜板隔油池(可去除粒徑≥60pm級油珠),分離于隔油池表面的油,由刮油機及集油管排出池外。
(14) 事故池(調節池) 為儲存非正常性生產及事故排放的沖擊性污水量及污染負荷的構筑物,以避免影響污水處理的平穩運行。由儲水池及提升水泵組成。可用泵將儲存的污水,按需要定量投配到正常處理流程中,進行凈化處理。
以上便是江蘇銘盛環境關于污水處理的技術術語及其涵義解釋的介紹。江蘇銘盛環境長期致力于江蘇污水處理,江蘇廢水處理,純凈水設備。歡迎大家電話咨詢:158-9646-8025。